今年以来,徐州市司法局通过畅通法援渠道、开展精准普法、强化纠纷调解等多种方式,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。
一是织密农民工“温情法援网”,确保不留维权堵点。深入贯彻落实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和中央、省市有关工作部署,进一步畅通法律援助渠道,加大对农民工法律援助力度。继续对进城务工人员申请支付劳动报酬、确认劳动关系、工伤赔偿等维权申请,免予经济状况审查。开通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绿色通道,简化审批流程,对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优先受理、优先审查、优先指派。同时,加大各律师事务所、基层法律服务所、司法所等机构的工作力度,开展社区走访和宣传,免费提供法律咨询,引导提供个案法律援助,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工作覆盖面。截至10月底,全市共计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2189件,占比28.42%。
二是织密农民工“精准普法网”,确保不留维权盲点。以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等法律法规为重点,进一步深化专题法治宣传,“线上线下”双管齐下,强化企业自觉守法意识,提高农民工依法维权能力。充分利用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,开辟农民工学法专题、专栏,推动公共场所显示屏、公告栏、移动电视、法治文化阵地实现宣传内容全覆盖。组织人员到企业宣讲,通过发放宣传资料、律师现场解答等方式,向企业员工宣传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,发放法律宣传读本等普法资料。开展企业专场法律服务活动,成立由律师、普法志愿者等组成的民工维权专业团队,深入中小微企业,开展劳动维权法治宣传。学法活动周期间,全市开展以案释法106场,普法讲座112场,法律咨询2300人次,发放普法资料25000份,张贴、悬挂横幅标语 800条,展播公益广告平台232个,走访服务企业数量318个,提出法律意见建议数量 645条。
三是织密农民工“非诉解纷网”,确保不留维权难点。践行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坚持“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”,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劳动争议解决中的基础性作用,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。加强“苏解纷”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建设应用,全市累计注册量31万余人,对接律师事务所、人民调解组织、行政调解组织等300余个。健全诉前多元解纷联动衔接机制,会同人社、工会等部门建立劳动人事联合调处争议中心,推进人民调解与劳动争议调解、仲裁、劳动保障执法检查联动配合,多渠道推动问题及时解决。积极动员企业、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行业性专业性劳动争议人民调解组织,排查与农民工权益密切相关的用工合同签订、劳资、损害赔偿等矛盾纠纷。截至10月底,全市共调处劳动争议1716件。